记者 原子 陈婧 通讯员 黄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月的湖北咸宁,正是春茶采收好时节。走进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茶山满目葱翠,茶树吐露出碧绿苍翠的嫩芽,茶农忙碌地穿梭于茶园间,构成一幅乡村美丽的画卷。
黄荆塘村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6500余亩,385户村民集体种植茶叶(占全村总人口85%),年人均茶叶纯收入15000余元。村民们说,村里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省人大代表陈学友。
■从“空壳村”到“示范村”
1969年出生的陈学友是土生土长的黄荆塘村人。这里荒山多、田地少,长期以来,村民生活十分艰难。
20岁时,陈学友从咸宁向湖职业高中毕业。他像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一样,选择了外出打工讨生活。仗着年轻力壮,踏实肯干的陈学友从开挖机干起,经过15年的摸爬滚打,他一路从承包土方工程、组建工程队,到最后开起了自己的小公司,是当时村里第一个富起来的能人。
2005年,陈学友的建筑事业在湖南做得风生水起,老家汀泗桥镇领导劝他回村当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当时的黄荆塘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办公楼,集体经济为零,还欠着40多万元的外债。要改变“空壳村”的面貌,当时的陈学友心里没底。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把黄荆塘的担子挑起来。”陈学友说,他回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招商引资。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引进皇福空心砖厂落户黄荆塘,设法盘活村集体现有资源,优先安排村里贫困户就业。村集体土地等租金一年就有3.3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砖厂一年支付村民工资达30至40万元……眼见一穷二白的“空壳村”有了第一桶金,曾经一盘散沙的“两委”班子慢慢聚拢。尝到甜头的当地百姓,也不再说些风凉话、丧气话了。
2007年,村里盖起了村委会办公楼,建起了党员活动中心。2008年,村里筹措资金60多万元,对长青河河道进行清理,加固整修河堤,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水患问题。在区农业、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全村13个组完成了组级公路硬化。
在陈学友的带领下,这个曾经被誉为汀泗桥镇最穷的村,渐渐成为全市有名的产业致富村,也成为汀泗桥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重点示范片区。黄荆塘村先后荣获“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湖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从“茶产业”到“综合体”
2013年,咸宁市制订“百亿茶产业”发展规划,作为老茶区的咸安,根据自身优势推出茶叶村建设项目,这为黄荆塘村打开了产业发展思路。
“黄荆塘村山水资源丰富,当地又有种茶历史。做茶叶文章或许可行。”
说干就干,陈学友请来专家对村里的资源进行考察论证。专家认为,黄荆塘村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田地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可以发展茶叶种植。
这更加坚定了陈学友的信心。他先后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前往浙江、新洲、英山等茶产业发展优势区参观学习,村“两委”最终描绘出发展蓝图:打造茶叶专业村。
2013年底,村里开始启动茶园建设。然而,茶叶的培育期需要五到六年时间,让村民把自己的田地腾出来种植茶叶,这就意味着多年后才有收益。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陈学友不顾父亲反对率先砍了自家100亩杉树发展茶园,并要求党员和村组干部带头种植茶树,党员每人至少种10亩,村干部每人至少种50亩,栽种“中茶108号”“金观音”“黄金芽”等茶叶良种。
在村组干部和党员的影响带动下,村民纷纷腾地种茶,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4000多亩,茶园规模初现雏形。
2017年,黄荆塘村组织成立了由陈学友任法人代表的黄荆塘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又流转村民1200亩林地兴建集中连片的茶园,同时争取各方资金,建起了茶叶加工厂。
2018年,茶园开始试采摘,制作干茶1100多斤,年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民开始尝到了甜头。村里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发展茶产业增收致富。全村16个组先后有385户加入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全村茶园面积超过6000亩。
既具规模、又具特色的黄荆塘村茶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全市亮点,并迅速在全省打响。2016年黄荆塘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黄荆塘茶叶村茶园获评“中国最美茶园”。
名气起来后,该村又在乡村旅游上做文章,通过举办油菜花节、开展采茶体验研学之旅等,积极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将黄荆塘村打造为集采摘、体验、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旅文化田园综合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从“促发展”到“抓法治”
如今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如何让村民的法治意识也得到提高? 近几年,黄荆塘村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陈学友邀请律师、法律专家对村里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民法典等法律培训,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陈学友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履职能力,时刻把村民的冷暖挂在心上,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融入到基层工作当中,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用法治手段维护村民的利益。
黄荆塘村一组27岁的村民雷刚,父亲去世,母亲被送到了福利院,他独自一人生活。陈学友查阅村组档案时发现他家有8.7亩田地被他人占用。陈学友铁面无私,帮他将8.7亩田地全部清收回来,加入村茶叶合作社种植茶叶,让雷刚每年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他还联系一家企业老板,安排雷刚到企业打扫厂区卫生,每月发放1500元工资,解决了雷刚的生活困境。
在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方面问题,陈学友与村法律顾问密切沟通,坚持法治化运营;邀请律师、专家等对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民法典等法律培训,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而今的黄荆塘村,产业兴旺的同时,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引来神童牧野、信里茶叶等企业的入驻,产业发展动能因良好法治而持续增强,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保障。”陈学友表示,自己将牢记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抓好村干部和党员的普法教育,将法治理念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当中,当好村民的“法治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