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商行老大——宁波银行,近日连续走出6根阴线。这是自2022年10月底以来,宁波银行再一次走出这种不堪的行情,令15万多股东悲情难以自禁!
观之近期A股市场的银行股的走势,只有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与宁波银行走势类似,也是连续6根阴线。但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不振走势,因受到来自高盛研报的做空打击。
而同属城商行阵营的北京银行、成都银行,近两个交易日则收获了可喜的涨势,与宁波银行的萎靡之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资料图)
事实上,自2021年上半年股市行情中,宁波银行的股价两次见到44元的高点以后,宁波银行在二级市场一蹶不振,连续阴跌两年,股价最低跌至了23元,至近期,仍在24元左右徘徊。距高山之巅,已经有1300亿元的市值,化为乌有。
资深银行家陆华裕治下的宁波银行到底怎么了?
笔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宁波银行的高管任职期限、薪酬以及公司频频被处罚等问题,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有投资者对于陆华裕先生连续担任宁波银行18年董事长的现象,甚至发出了“宁波银行,姓宁还是姓陆?”的疑问。
2019年,原银保监会有关文件指出,银行和保险业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任职不能超过一定的期限,银行保险机构应结合自身行业、所处地域的特点,加强重要岗位管控,建立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负责人轮岗制度。
该文件发布以后,银行业出现了一波高管调整的现象,比如青岛农商行,甚至出现了董事长和行长相继辞任辞任的案例。当时,青农商行的董事长和行长,任职期限均超过了10年。
以此对照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先生,其在2000年担任宁波银行的行长,2005年至今担任董事长,也就是说陆华裕先生担任了5年的行长职务,18年董事长职务。
查阅资料发现,陆华裕先生乃是国资背景的上市银行中,唯一任职超过18年的董事长,且远远超过了上述有关关键人员任职期限的规定。知名的如招商银行之马蔚华者,自1999年至2013年担任招商银行行长,其任职期限也不过14年,但当时监管层尚没有任职期限或者关键岗位轮换的规定。所以坊间或者网络上,关于“宁波银姓宁还是姓陆?”的疑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目前高管团队,其关键岗位的任职期限管控,离监管层的要求仍有很大的距离。比如,副行长冯培炯任职已达8年,监事长洪立峰任职8年,副行长付文生任职11年,副行长王勇杰任职11年。
毫无疑问,在宁波银行上市及至今天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和行业地位,董事长陆华裕先生可谓居功至大,其带领的高管团队也是能力超强。数据显示,以上市当年755亿元计,至2022年底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达2.36万亿元,净利润从上市当年的9.51亿元,增长至231亿元,总资产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1倍和24倍,这些都是在董事长陆华裕先生带领下实现的。
笔者认为,在如此的成绩面前,给予陆华裕先生及其团队任何的回报,外界都可以理解甚或支持。
而翻阅有关资料发现,陆华裕先生及其团队的收入,多年以来维持着一定的水平,属于行业中的中上水平,比如陆华裕先生,其本人在宁波银行上市时,持有股份700万股,上市前后陆续抛售,至今仍保留137万股。就收入而言,其上市前一年取得报酬总额938万元,上市当年薪酬170万元,至2022年当年薪酬涨至295万元,至今17年共录得薪酬4810万元。这个水平,放在金融行业,着实不高。
也有两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是自疫情以来,在复工复产的大环境下,许多行业薪资水平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宁波银行的高管工资却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比如董事长陆华裕先生2019年薪酬为290万元,2022年为295万元,副行长级别的工资从261万元涨到了265万元,董事会秘书从246万元涨到了250万元,保持着小幅慢涨的态势。
其次,近年来在监管层要求金融行业降薪限薪的情况下,包括银行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都在行动上践行了监管层的要求,部分金融机构高管年薪甚至出现了断崖下跌。年报显示,至2022年底,宁波银行董秘以上7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达190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与疫情前小幅上涨。
就以上问题,笔者曾希望与宁波银行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但未得到回复。